“网红”小龙虾的成名研究报告

发布者:管理员  2017/7/18 16:24:01

       2017年6月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发布《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17)》。之后,关于小龙虾产业的各种研究报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官方及私人微信。论地位,小龙虾魅力无远弗届,南北通吃,可谓中华美食图鉴上的一员猛将。

       据财华社报道,2017年5月5日,周黑鸭宣布新品卤小龙虾上市,专卖鸭产品的周黑鸭都开始卖小龙虾了,这个“夜宵网红”究竟有何魅力能切下千亿级市场?在攻占味蕾之前,是如何给吃货“洗脑”的?本文从历史发展角度梳理了小龙虾品类的演变进程,为小龙虾投资者提供最需要的视角。

一、外来入侵物种—小龙虾的“家族史”

       小龙虾属于节肢动物大家族,与龙虾、大螯虾、蟹、河虾及对虾一起属于甲壳纲动物。存活于淡水中,学名克氏原螯虾,也叫红螯虾或者淡水小龙虾。东北地区称刺蛄。在分类学上,克氏原螯虾的地位是: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爬行亚目、蜊蛄科、螯虾亚科、原螯虾属。克氏原螯虾是甲壳类中分布最广的外来入侵物种。

二、产于美国 入我中华

       小龙虾原产于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1918年,日本从美国引进小龙虾作为饲养牛蛙的饵料。二战期间,小龙虾从日本传入我国,现已成为我国淡水虾类中的重要资源,广泛分布于江苏、湖北、江西、安徽等长江中下游地区,生长在江、河、湖泊等水体中。其摄食范围包括水草、藻类、水生昆虫、动物尸体等,食物匮缺时亦自相残杀。因其杂食性、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而在生态环境中形成绝对的竞争优势。

       近年来,克氏原螯虾在中国已经成为重要经济养殖品种。在商业养殖过程中应严防逃逸,尤其是严防逃入人迹罕至的原生态水体。其对当地物种生态竞争优势而导致破坏性危害,在世界各地已经有广泛报道,应引起高度重视。

三、揭秘小龙虾的营养价值

       小龙虾营养丰富,和其他水产品一样,含有人体所必需的矿物成分。其中小龙虾体内蛋白质含量较高,是鱼、蛋、奶的几倍到几十倍,并含有丰富的钾、碘、镁、磷等矿物质及维生素A、氨茶碱等成分,虾肉内锌、碘、硒等微量元素的含量要高于其它食品。钙、磷、钠及铁的含重都比一般畜禽肉高。每100克的小龙虾含有93大卡的热量。小龙虾的脂肪含量仅为0.2%,不但比畜禽肉低得多,比青虾、对虾还低许多,而且其脂肪大多是由人体所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组成,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并且具有防止胆固醇在体内蓄积的作用。

图1  每100克小龙虾富含的营养价值

       除了含有高蛋白、高热量等营养价值,小龙虾还有虾青素,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日本大阪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发现,虾体内的虾青素有助于消除因时差反应而产生的“时差症”。

四、小龙虾的食用功效

       淡水虾性温味甘,入肝、肾经;虾肉有补肾壮阳,通乳抗毒、养血固精、化瘀解毒、益气滋阳、通络止痛、提高免疫力等功效;适宜于肾虚阳痿、遗精早泄、乳汁不通、筋骨疼痛、手足抽搐、全身搔痒、皮肤溃疡、身体虚弱和神经衰弱等病人食用。另外,小龙虾还可入药,能化痰止咳,促进手术后的伤口生肌愈合。

五、小龙虾的“网红进化史”

       小龙虾应该算一“枚”冬伏夏出的季节性“网红”,且“号召力”极强,不管是微信还是微博,有小龙虾出现的地方,总是评论、点赞、饭局不断。这个“八面来风”的美食“网红”究竟是怎么炼成的?

(一)搭上“互联网+”的东风

       小龙虾的网络销售属性,随着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超过三分之二的资本所看好的都是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销售方式。互联网外卖平台的兴起,拓展了吃小龙虾的场景——它让小龙虾从餐厅“走”向了家中,也使其成为最受欢迎的夜宵单品之一。数据显示,小龙虾外卖消费从晚上 8 点开始攀升,高峰可以持续到夜里 10 点。

       2015年潜江推进的“互联网+小龙虾”行动计划,让小龙虾长上“翅膀”,飞向了全国,在网上的销售业绩达到4.5亿元。2016年小龙虾外卖市场异常火热。仅北京一个城市从6月到8月三个月就消耗了200万斤、2000万只小龙虾,消费惊人。2017年,京东“6·18”当天,两个小时内小龙虾品类产品销售同比增长2562%。依托小龙虾餐饮主题餐厅的模式,借助O2O外卖的发展,这种已经众多资本的投入。

(二)科技提升品质。

       提升品质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潜江莱克集团成立全国最大的小龙虾良种选育繁育中心后,潜心研究良种选育、人工繁育和生态养殖,揭开基因密码。把来自澳洲、美国、英国等地不同品种的小龙虾进行繁育,又在全国7个湖泊寻访优良品种,进行如“试管婴儿”般的选育。在美国克氏原螯虾的基础上,做品种改良。改良后的小龙虾,不仅个头大,生长速度也提升了30%。这意味着,年产量可增长20%以上。目前,欧洲市场90%的小龙虾均来自中国产地。

       科技助力,使小龙虾从传统农业升级到生物医药。湖北潜江华山水产公司与武汉大学合作研发,投资近5亿元,建成甲壳素深加工中心,成功从虾壳中提炼出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壳聚糖、壳寡糖等产品。仅2016年,华山年产保健食品50亿粒,增加产值30亿元,潜江已成为全国唯一的淡水甲壳素精深加工基地。

(三)新的消费群体发力。

       比起传统食材,这种举止怪异、生命旺盛的节肢动物虽难登大雅之堂,却恰恰是年轻人的心头好。随着年轻消费者的消费能力逐步增强以及小龙虾用户群的不断扩大,小龙虾产业迎来持续增长。在年轻人看来,吃小龙虾不仅使味蕾得以满足,同时也是交际应酬的好“餐点”。小龙虾的肉含量低,不容易产生饱腹感,无形中拉长了社交时间。它成为当之无愧的派对美食。

(四)夜宵文化

       在生活节奏快的大城市,下班后,上班族脱下白天的西装革履,换上个性鲜明的便服,小酌一杯,吃点合心的食物,成为他们的减压方式之一。最重要的是,夜宵属于平民,而小龙虾恰恰代表一种平民主义。与肉质鲜美价格昂贵的澳洲龙虾相比,小龙虾价格相对亲民,普通食客也能消费得起。和朋友一起,高挽衣袖,双手抢虾,大声说话,一下子缩短了彼此的距离,不再显得生分。小龙虾也成为朋友相聚时的“必备品”

(五)消费理念

       小龙虾虽然吃起来费事,但吃到嘴里时,你却能感受到“征服”后的喜悦。双手亲自“上阵”,徒手撕开“盔甲”,鲜嫩多汁的肉体弹出,让消费者的心理感到极大的满足。更重要的是,小龙虾的食用过程堪称“沉浸式”,大概是唯一能让所有人放下手机、埋头苦吃的食物。这种独特的社交属性,自然让小龙虾成为打发漫漫夏夜的不二选择。

(六)资本的青睐

       不经意间,小龙虾火遍了大江南北。某种意义上,是亿万“吃货”撑起了小龙虾产业的千亿市场。但如果仅靠食客胃口“支撑”,小龙虾产业能红火多久?但当资本充当起扩充“胃口”的手段时,或许能进一步激发产业生命力。在资本和市场双驱动下的小龙虾行业中,如果想在“众兵鏖战”中“杀出重围”,至少要保证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企业同时还能获得资本的青睐,以更快的速度占领市场,打造品牌。

       麻辣诱惑旗下的热辣生活和麻小外卖品牌已于2016年9月在A 轮融资中融得数千万元资金 ,新辣道旗下的供应链品牌信良记于今年3月在pre-A轮融资中融得5000万元资金。5月初,周黑鸭推出了自己的小龙虾品牌—“聚一虾”,宣布进军小龙虾市场。出于对小龙虾休闲市场的看好,这个消息一周内给周黑鸭股价带来了至少15%的涨幅。

       作为市场千亿的爆款单品,小龙虾正在经历生产过程的工业化和规模化。在这个过程中,行业效率亟待提高,是新企业趁机壮大的最好机会。比如,从前小规模养殖始终难以解决小龙虾的季节性限制。数字冷冻设备技术的创新,让小龙虾可以不分季节、稳定地出现在全国各地的餐桌上。不过,一旦小龙虾的供应链发展成熟,被大企业牢牢控制,小龙虾创业和早期投资的最大红利期也就过去了。

上一条: 医疗CRO行业分析报告
下一条: 安防行业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