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浙江兴起,得到中央高度认可并进入国家层面推广的特色小镇建设新阶段,是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推动创新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选择。建设特色小镇,不仅推动了资源整合、项目组合、产业融合的实现,而且使创业、创新的主体得到心理满足、价值得以实现、文化认同和文化凝聚力得以强化。同时,建设特色小镇也是在彰显当地的产业特色、生态特色和功能特色。这就意味着,在建设特色小镇时要加快推进硬件设施建设,不断挖掘传承历史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觉,强化文化凝聚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彰显文化特色,为特色小镇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一、强化特色小镇的文化凝聚力

特色小镇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乡村、小镇、行政区域,而是一个功能再整合、人才再聚集的“重新联合或聚合”的新聚落,是一种“产城融合共生”的新型城镇化重要实践形式,是一种对运营方式、建设方式、政府服务方式等机制实现再创新的创业、创新共同体。因此,在特色小镇建设中更需要重视文化凝聚力的培育,最大化的发挥出文化引领、渗透、感召、辐射和凝聚的作用。
二、强化特色小镇的文化特色
特色小镇是围绕单个产业打造完整的产业生态圈。主攻最有基础、最有特色、最有优势、最有潜力的产业,充分彰显产业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功能特色等,以此培育具有行业竞争力的“单打冠军”。
文化特色则是建设特色小镇的核心和灵魂。根基深、范围广、氛围浓是文化特色的优势,部分特色小镇利用自身的地域传统文化特色,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大力发展茶叶、丝绸、黄酒、中药、青瓷、根雕等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但特色小镇的文化特色并不是各种文化特色的简单叠加,而是各种特色文化协同产生的新“产品”,是自然、人文、景观的相互交融,是静态美与动态美的和谐统一。
三、培育特色小镇的创业、创新文化
特色小镇是集聚、激活创新资源;转化创新成果;实现产业发展从资源要素驱动向创新发展驱动转变的创业、创新共同体。推动特色小镇的创业、创新,必须把培育与弘扬创业、创新文化作为前提和条件。
培育特色小镇的创业、创新文化,必须大力弘扬追求“精致”、“完美”、“卓越”的“工匠精神”,积极引导创业、创新者树立“品质第一”的观念,大力弘扬追求精益求精、诚实守信、恪尽职的精神。把建设特色小镇的创业、创新提升到产业发展现代化的制高点,实现创业、创新文化与休闲文化的“水乳交融”,将生活、创新和创业完美地糅合在一起,在创造中享受生活,在生活中不断创造,使创业、创新成为生活的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