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民宿的前世 今生 未来

发布者:管理员  2017/4/7 14:42:27

       曾经,星级酒店是游客们的首选休憩地。如今,民宿却成为游客们趋之若鹜的居住选择。这些年,民宿行业呈爆发式增长,成为了形态万千、别具特色、具有区域性旅游特色的重要构成,也渐渐成为城市与景区吸引游客观光旅游的“产品”之一。关于民宿的发展讨论也甚嚣尘上,众说纷纭。

       民宿的经营:

       纵观世界民宿产业的发展,无论是美洲地区还是欧洲、亚洲地区,民俗产业皆是发展时间长、体系完善、形态丰富。


       地区:美洲地区 地区:欧洲地区 地区:亚洲地区

       发展特色:以美国为代表,发展相对成熟,以居家式为主 发展特色:以英法相对突出,体系完善,发展成熟,是民宿的发源地 发展特色:以日本、中国台湾为代表,大多装修精致,具有民俗特点

       开发形式:以青年旅舍、家庭旅馆的形式进行开发,价格相对便宜 开发形式:优先保护农舍、城堡,结合开发,采用副业形式经营 开发形式:不同主题风格的民宿成为旅游核心吸引物之一,呈现高端、精品、重视服务的趋势

       各地民宿以其独特的品味、细心的经营、周到的服务、优美的环境,在保持民宿风味增加营收之间,探索出了一条让经济、文化、生态“并驾齐驱”的发展路径。而这一切离不开政府、行业协会、民宿经营者多方主体的共同努力。

       在欧洲地区极具代表性的法国民宿联合会,不仅从产业咨询、人员管理、市场监督等各个方面为民宿主和旅游爱好者提供了平台,保障法国民宿产业健康发展,更是对民宿的服务质量、住宿环境、舒适度、基础设施及卫生设施配备情况等项目进行综合分析,划分等级,向协会成员提供多种来自法国政府的资金补助。目前,法国民宿联合会已经有56000多家民宿业主和两百多万绿色旅游爱好者会员,成为世界最大的民宿组织,

       而在亚洲地区,以日本民宿最为成熟突出,采取了有别于欧美的民宿经营方式:日本民宿在经营管理上最大的差异体现在服务上。一方面,民宿注重平民化的收费与自助式的服务,设备与服务虽不如旅馆,但其蕴含着浓浓的家庭味、乡土味和人情味弥补了硬件条件的不足;另一方面,民宿经营者能够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天然资源,在配合当地特色文化提供住宿与餐饮的同时,提供运动、休闲、娱乐等功能,让游客享受多姿多彩的体验。



       民宿中的中国味:

       我国的民宿萌芽于上世纪90年代,在2010年实现飞速发展:


       近年来,作为休闲旅游业的“新宠”,民宿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2016年我国就有4万多家民宿,主要分布在南方,且以西南和东南地区最为火热。


       中国对民宿的定义并不只是强调房屋的产权,而是有别于传统酒店的另一种体验式的住宿新业态。并且做为一种配合度假型旅游新业态的配套产业,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了扶持政策。目前,有12个地市出台了额度不等的补贴政策。其中,以杭州和厦门补贴金额最多,两地民宿客栈最高分别可获得100万和60万的金额补贴。


中国特色民居案例

       民宿发展的瓶颈期:

       随着民宿潮越演越烈,其透漏出诱人的巨大商机,使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商业形态。

       不同的档次、不同的规模打造出了参差不齐的民宿,背离了最初“家”的氛围,逐渐成为游客抱怨、投诉的重灾区,极大地消耗了游客的热情。民宿规模的盲目扩大,都想分一杯羹的结果往往造成同质化竞争加剧,拼价格争夺客源,进一步扰乱了民宿市场的健康发展。


       例如:上海迪士尼民宿项目预计在迪士尼开园前推出100间民宿房屋,至2016年底将推出500到1000间民宿房屋。

       这种短时间内大规模的扩充规模是否切合市场需求就需要做进一步的调查。毕竟民宿的本源是将具有乡土气息的闲置民居改造成为接待游客的旅游设施,并不主张大兴土木,而是鼓励居民将空置的房子加以设计创作,就地取材,增添艺术元素。民宿的初衷就是留住乡愁,实现社区复兴。

       民宿的开发条件

       客栈民宿开发的条件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级,在开发过程中要注意这三类条件的层次,保证首要条件的情况下尽量满足另外两个层级的条件。


       民宿,再不专业怎么行?

       面对旅游方式转型和民宿“红海时代”的来临,服务差、没有特色、靠低价吸引游客的民宿越来越不具备市场竞争力,民宿正在朝着精致化、特色化、豪华化、高价化及服务人性化方向演变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民宿的专业化也许就是民宿市场的下一个转折点:


       民宿专业化是指建设第三方专业平台集结一大批的艺术爱好者、漫画爱好者、作家、雕刻爱好者、音乐爱好者、生活家,同时也包括规划、设计、营销等各方面机构或个人,通过这一平台将不同专业的人才和民宿主人联系起来,进行资源整合,实现专业化分工合作。

       主要包括三种形式:一是专业的管理公司,如酒店公司,属于投资性运作;二是专业的协会组织,如民宿协会;三是全新民宿APP;为民宿主人提供专业指导,如建筑设计、艺术氛围营造、产品创作、营销渠道拓展等。而专业的民宿管理服务团队的诞生将有利于整个民宿市场朝专业化方向推进。

同时针对民宿品牌的打造也呈现出了一定的发展趋势:

1.客栈民宿在整体设计和日常运营中趋于个性化,但房间内的基本物品功能布置日趋标准化;

2.注重一种生活形态和生活理念的输出,注重体验式的环境营造;

3.客栈民宿越来越注重休闲度假属性的植入,为住客打造一个远离都市喧嚣的休憩空间;

4.注重客栈与住客、住客与住客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使客栈形成一定的社群文化。


       品牌化的连锁民宿重在打造其内在的社群文化。花间堂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为名,打造一种唯美人文客栈民宿,它融合了精品酒店和民宿的特点,既保证了精致的环境与完善的服务,也保留了人文气息;正福草堂草堂所设皆旧日江南人家之物,或素雅,或华美,但求还原水乡之韵味,雅士之风华。

结语

       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开始追求品质服务,城市周边周末休闲已成为增速最快的细分板块之一,这是民宿的基础因素。

       而民宿的未来不仅仅是停留在“民居”的形,千奇百怪的建筑也许能吸引游人的目光,但更多的是打造留住乡愁,回归故里“家文化”内在才能留住游人的心。

上一条: 共享单车发展 大规模与全服务齐头并进
下一条: 西北地区乡村旅游精品案例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