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金融科技融合新机制 共谋银川新材料产业新发展
发布者:管理员 2020/12/4 19:56:22
12月1日,银川市“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工作会商联席会议举行,来自中国科协及全国各大学会专家,以及自治区、银川市有关单位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商“科创中国”服务银川科技经济融合发展协同创新长效服务机制。银川汇创资本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聂维月受邀出席,并就公司积极参与“科创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围绕探索金融科技融合新机制、完善现代产业支撑新体系、健全创新创业孵化新载体等方面的主要措施和成果作了深入交流,共同谋划银川新材料产业未来发展。
银川汇创资本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作为银川市属大型国有投融资集团,资产规模近130亿元,主体信用等级为AA+,已投资项目31个,总投资规模逾200亿元。公司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产业+资本”的有机结合,围绕金融创新、产业创新、人才创新、制度创新等方面,全方位推进创新要素聚集,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企业发展紧密结合,加快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作为市属国有大型投融资集团,汇创资本将依托中国(银川)新材料产业协同创新联盟建设契机,积极融入“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汇聚来自新材料等领域产业界、学术界、行业主管部门等各方面的人才、技术、政策、资本等创新要素,带动新材料产业发展竞争力、创造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的增强,加快银川市经济结构布局调整和产业发展转型升级,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蓄势赋能。
■探索金融科技融合新机制,实现创新协同新突破
汇创资本将充分发挥国有投融资平台的优势,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深化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有效对接机制,加速科技创新链与金融资本链、创新人才链的相互融合共生,营造科技、金融、人才、产业一体化的生态环境,构建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支撑体系,加大对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
企业在债权和股权融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增信措施,在传统的土地、厂房、设备、存货、股权等抵质押增信无法支撑企业融资需求的情况下,探索发展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质押的增信措施;当前政府的政策性资金在投放过程中主要采用奖励、补贴等形式,通过引入专业投资机构,探索运用“以投代补”模式,可更好地发挥“金融杠杆”的放大效用,推动企业后续可持续发展,同时运用“风险补偿”模式和金融科技创新“容错机制”,有效支持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一是建立知识产权融资名单库,重点针对银川市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小科技型企业、留学归国创新创业人员等开展需求调研,建立全市知识产权融资企业名单库,并主动协调组织金融机构与企业对接。二是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研究,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理论研究,依托理论成果转化为可操作性强的实践经验,形成由银行、担保、保险、评估、投资,以及政府风险补偿、民间资本共同参与的“知识产权运营+投贷联动”完整生态圈。三是创新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联合金融机构建立投贷联动的服务模式,为不同成长阶段的科技型企业提供差异化投融资服务,有效增加科技型企业金融供给总量,提升企业融资规模和效率。
■完善现代产业支撑新体系,打造产业发展新优势
汇创资本将抢抓“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契机,依托中国(银川)新材料产业协同创新联盟优势,积极面对生态经济、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和银川市“一高三化”总要求,按照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总体部署,根据银川市打造“新材料强市发展战略”的目标任务,坚持优化存量与培育增量并举、质量提升与标准建设并重,以产业升级作为科技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化新材料技术与产业的融合发展,扎实推进银川非易失性存储产品设计研发与生产制造基地项目和中关村集成电路产业研发中心项目、银川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应用项目、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数字化服务项目、“中国·宁夏互联网+医疗健康标准化研究院暨医疗健康物联网创新开放实验室”项目、银川市健康医疗数字服务项目、生态农业智慧种植等项目的建设运营工作,切实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和能力,加快推进新材料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
■健全创新创业孵化新载体,构建双创赋能新生态
汇创资本将结合自治区及银川市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政策措施,充分发挥中国(银川)新材料产业协同创新联盟资源优势,着力打造全市双创载体新格局、实现创新创业孵化新功能、构建创新创业模式新业态,让各具特色的双创载体蓬勃发展,推进产业链、技术链、创新链的有机融合。一是高标准建设宁夏众创空间协会。立足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目前主要依托“创客空间+孵化器+产业园”发展的实际,汇创资本将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实施方案》要求,联合自治区科技厅、工信厅等部门,高标准建设宁夏众创空间协会,为全区众创空间、孵化器提供金融配套、政策解读、管理咨询、教育培训、协调外联、品牌建设等综合服务,实现创新创业资源互通共享,促进众创空间(孵化器)进一步向规范化、专业化、系统化方向发展,加快推进拥有关键技术、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石墨烯、单晶硅光伏材料、工业蓝宝石、集成电路大尺寸硅片等领域众创空间和孵化器的发展。二是建设共享行研平台,依托银川产业发展研究院共享平台,引入银川市国有企业、政府机构、咨询机构、高等院校、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等入驻平台,实现多部门、多领域、多视角关联融合,行业研究成果共建共享,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着力构建互联网数字经济新生态,为做大做强新材料产业提供协同、共享的行业研究支撑。三是构建校企共建新生态,加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学科优势,建立校企共享实验室,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共建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加强教学、生产、科研等资源整合和跨领域的合作,大幅提高高校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推进新材料等产业发展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